我們采訪詢問過不同自行車手,會發(fā)現關于最佳訓練時間或早晚訓練的偏好并無共識。
多數情況下,訓練時間的選擇取決于每個人受工作和家庭約束形成的習慣。但事實上,不同時間段確實存在生理差異——只要我們擁有選擇權,這些差異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更優(yōu)化的訓練窗口。
最佳騎行訓練時機
在決定訓練時間前,需要了解晝夜節(jié)律的概念。人類身體都遵循著一種生物鐘機制,它通過日光同步調節(jié)機體全天的活動狀態(tài)。
這個內在時鐘影響著激素水平、體溫和睡眠周期等多重生理參數。
因此,將訓練安排在人體的高效活動時段顯然更符合科學邏輯?;诖?,普遍認為心血管系統(tǒng)效能最高的時段是下午5點至7點。但需要明確的是,每個人的晝夜節(jié)律存在個體差異——我們身邊總有清晨自然醒、上午精力充沛但傍晚就精力衰退的"晨型人";也存在夜間工作效率極高、上午卻狀態(tài)低迷的"夜貓族"。
由此可見,不存在普適性的黃金訓練時間,需要根據自身節(jié)律尋找最優(yōu)解。反之,若在身體低活性時段訓練,很容易出現雙腿沉重、疲憊不堪、節(jié)奏調節(jié)困難等狀況。
晨間訓練優(yōu)勢與要點
對于習慣早醒且晨間精力充沛的人群,早晨往往是理想選擇。晨練能強制激活身體機能,為全天注入能量。從激素水平看,清晨通常伴有較高的睪酮濃度,特別適合進行力量訓練。
此外,晨練還便于實施空腹訓練(盡管這種方式存在爭議),可能對脂肪代謝功能產生積極影響。進行晨訓需注意:前晚需攝入足量碳水化合物儲備能量;必須放棄熬夜習慣保證睡眠時間;經過夜間靜止狀態(tài),肌肉關節(jié)更為僵硬,需要更充分的熱身來降低受傷風險。
午間訓練特點
許多采用分段工作制的人群會選擇午休時間訓練。這個時段無論對晨型人或夜貓族都是身體活性較高的階段。午間訓練能有效釋放工作壓力,若與同事共同訓練還能提升團隊凝聚力。
但需要注意時間限制問題(需精確規(guī)劃訓練內容),夏季需應對高溫挑戰(zhàn),而冬季則能享受日光訓練的優(yōu)勢。
傍晚訓練特性
正如開篇所述,下午5-7點對大多數人是最佳時段。此時機體處于完全激活狀態(tài),肌肉柔韌性和溫度都達到峰值。與午間類似,下班后的訓練能有效消除工作壓力,但對于非體力勞動者,往往需要克服精神疲憊感才能堅持訓練。需特別注意:傍晚訓練時長不宜過度延長,否則可能影響夜間睡眠質量。
編輯:銳影